好文章分享  
     
 
| 回列表頁 |
學齡前多活動,學齡後才定得住列表
標題
學齡前多活動,學齡後才定得住
內容

 學齡前多活動,學齡後才定得住

作者:陳珮雯,王曉晴

2014-09 親子天下Baby 7期

 
孩子開始探索世界時,父母要孩子好好坐著學習,孩子卻一直想走來走去、無法好好坐在位置上,父母難免覺得孩子真是叛逆,但孩子坐不住,其實跟發展很當有關係。
 
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,兩歲的佑佑被媽媽提早送去幼兒園讀書,但上課時,佑佑卻常在教室裡走來走去,東看看西摸摸,很難好好坐著聽課。於是佑佑媽媽生氣的警告他:「再不乖乖坐好上課,媽媽就不幫你買新玩具,還要處罰你。」兩歲的佑佑聽得似懂非懂,依舊無法按照媽媽的期望乖乖坐好。媽媽不禁要問,為何佑佑總是坐不住?別的孩子都可以乖乖坐在位置上,難道佑佑是過動兒,到底該怎麼辦?
事實上,佑佑媽媽多慮了,根據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,以零到六歲孩子的發展歷程來看,孩子坐不住有幾項關鍵因素:

一、   年紀太小:零到三歲是感覺運動發展時期,孩子喜歡不停的動來動去,那是他們探索世界、滿足好奇心的方法,因此這階段的孩子確實很難坐得住,專心度也只能維持三到五分鐘。由此可知,佑佑坐不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年紀太小,要完全靜下來聽課或思考事情,有違這個年紀的發展歷程。


二、  天生氣質不同: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生氣質,有些孩子活動量偏高,很難靜下來,也很難坐得住,但大部分只是好動,並非過動。反觀活動量偏低的孩子,每到一個環境,通常會先靜靜的坐在一旁觀察,等他們熟悉環境與建立對環境的安全感後,才會有所動作,在大人眼中,他們是屬於比較坐得住的孩子。


三、  男女不同:整體而言,由於男孩體內有比較多的雄性激素與睪固酮,導致男孩的活動量通常高於女孩,尤其在男孩雄性激素旺盛的第一個時期──四到五歲,因而造成這階段的孩子非常好動,也常令人覺得叛逆。


四、   一般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:孩子坐不住是好動,還是過動?簡易的判斷標準是,觀察孩子在家裡、學校、陌生環境等三個不同情境的表現是否都相同? 假設孩子不管在哪一個情境,都是坐不住、動來動去、衝動性高、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,過動的機率就會比較高。


五、  若從數字來看,目前過動孩子的比率約占七%到八%,可見九成以上孩子只是好動,而且他們在不同情境會有不同的表現。


六、   教養處方箋:多練習,孩子也能靜下來


七、   面對坐不住的孩子,父母應該如何幫他定下來,提供4個有效的教養處方箋:

1. 動靜活動交替: 基本上,若孩子都不動,也很難靜得下來,根據臨床經驗,讓0~6歲學齡前孩子多活動,他們到了學齡時,更能穩定的學習。不過,孩子也不能動個不停,一旦超過了閾值(threshold value 臨界值),反而會變成像開過頭的水龍頭,開關會永遠失效,再也關不起來,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。若想要訓練孩子坐得住,父母安排活動要有所選擇,盡可能是一動一靜的動靜交替安排。譬如:陪孩子踢完球後,洗個澡,休息一下,再陪孩子閱讀或下棋。動靜不斷交替才有辦法讓孩子的大腦一直練習踩油門、剎車的動作,一來可訓練孩子坐得住,二來對訓練專注力也會有幫助。

  2. 擴大活動空間: 孩子的「動」有品質,才會有效率,如果孩子平時「動」的空間不夠,神經系統沒有足夠的滿時, 會一直存在想動的念頭,漸漸累積成躁動,即使他正在專心拼拼圖,手腳還是會不自覺的東摸西摸或想站起來。建議擴大孩子動的空間,讓孩子多做一些大動作的跑、跳、碰與手腳伸展的運動,藉此滿足孩子的神經系統發展所需。

  3. 練習停看聽: 多跟孩子玩需要停、看、聽的遊戲,訓練孩子學習三思而後行,才會坐得住。譬如:玩123木頭人,孩子要先聽到指令才能動作;或玩紅綠燈,紅燈要停,綠燈才能走;或玩撲克牌的心臟病、動物牌,當看到某張特定的牌出現時,手才可以打下去。這些遊戲不僅可開發孩子的大腦,更可訓練孩子控制行為。

  4. 練習等待: 現代孩子發展的一大情緒障礙是心急不能等,他們常常想做什麼,就要立刻    做,導致孩子容易坐不住,這時,要教孩子練習等待。譬如:不一定每次孩子呼喊,媽媽就  要立刻飛奔到孩子面前,即使孩子吵鬧,也要冷靜的告訴孩子:「媽媽正在忙。」透過一次  次的練習,孩子會慢慢理解急躁並無法解決事情,當孩子漸漸能夠保持情緒穩定時,自然也  就比較坐得住。